贴身保镖
最想杀死你,最想保护你
本文的主角大卫-邦德,一名军人、一名警察、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在剧中一开始就展示了异于常人的洞察力与共情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专业素养,我深深地被这一位柔情硬汉打动。然而,这样一位可以说是通情达理的人,居然和妻子处于分居状态,这也让我对邦德的身世经历充满了好奇,他看起来孤独,忧郁,甚至还有抑郁症,其实这并不与其外在的沉着形象冲突,他的外在其实也是真实的他自己,因为有时候我们宁愿真实地面对他人,也不愿坦白对待自己。大卫邦德的故事也是一名贴身保镖的故事,因为他的英勇举动震惊全英,各界都高度关注这样一位能够说服自杀炸弹携带者以保护全列车人的警察,尤其是政府高层,因此,他被授予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成为内务大臣的贴身保镖,而真正的大卫邦德,开始逐渐浮现。
最讨厌内务大臣的人反而成为了内务大臣身边最亲近的人。大卫邦德与内务大臣有瓜葛吗,当然,谁都不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前面提到大卫邦德是一名军人,没错,他曾是一名军人,被派往阿富汗参加非正义的战争,也因此大卫邦德失去了很多位亲密的兄弟,自己也差点殒命,最重要的是大卫邦德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这些军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那些视他们生命如自己权力牺牲品的、不愿意亲自留一滴血的冷血的势力的政客。而与内务大臣相遇的前期,她不出意外的体现了出了所有令大卫邦德和他战友所讨厌的特征,并且当大卫邦德亲自问她所作言论是否属实时,内务大臣却说为了大局她必须有所抉择,这彻底激怒了大卫邦德。大卫邦德有无数次想亲自了解这位不知悔改的政客,但是却又出于职业道德无数次拯救内务大臣,甚至在一场暗杀中,大卫也“杀死”了身为战友的杀手,而那名自杀的战友,在某种意义上,将未完成的使命又加重在大卫邦德身上。
也许是一次次的生死与共,又或者是孤独灵魂的相遇,内务大臣和大卫邦德在劫后余生时,用身体抚慰惊魂。起初我只是认为内务大臣为了让大卫邦德全心全意的保护自己于是上演了美人计,同时也认为大卫邦德为了更靠近内务大臣配合了这场演出,但内务大臣对大卫邦德的孩子们的帮助,以及大卫邦德虽帮助自己的直属上司切确内务大臣的情报却装作一无所获,还有内务大臣在演讲时被炸弹袭击殒命后大卫邦德的愤怒,都向我传达出一个讯号,那就是,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被连接在了一起,是那种亦敌亦友的耐人寻味,因为大卫邦德还爱着自己的分居妻子,且我也很难接受这种极端情形下的爱情,因此我认为这不算得上是爱情,而是更倾向于前文所说的相互抚慰,因为他们一个处于PTSD的笼罩,一个站在政界的风口浪尖,两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
在内务大臣死后,整个剧集只剩下快节奏的追凶,打斗与推理反转,这也是看的最爽的一部分,然我近乎忘记了外界时间的流逝,但能回忆起来的所剩无几。
在忘掉之前,我必须首先提及我影响最深刻的几个角色,又或者说,剧集中对每个人物几乎都有两面塑造,这也是我们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每个人是善也是恶,有冲动也有冷静,我看到了每个角色的独有魅力,警察、伴侣、同事、朋友、上级、上级之上级。而大卫邦德之所患了PTSD还能继续当警察甚至是贴身保镖,是因为他对别人隐瞒了病情,只有最亲近的人,也就是战友和妻子知道,而当最后大卫邦德放下了乔装的坚强,向心理医生袒露自己的脆弱后,我们依旧能够被重归于好的大卫邦德和其妻子薇琪的幸福一家所温暖。是啊,原来接受治疗,打开心扉就能回归正常生活,就剩感受最平凡的快乐,但是,有些时候,难的不是治疗,而是接受治疗,难的不是现状,而是接受现状,我想,不向朋友掩盖,不对家人伪装,真实的表达自己,表达诉求,不要害怕窘迫,懂你的人不会让你难堪,所谓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不懂的人何必多言,接受你真实向世界表达后的所有结果。